聯系我們
- 企業及人才熱線:
- 010-86205338(北京)
- 029-68577895(西安)
- 客戶郵箱服務:
wodjob@126.com

吹響總部經濟集結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部花落誰家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16日
10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集團與上海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按協議,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集團的三個總部和三個中心正式落戶上海,助力上海在線新經濟加速發展。
圖片網絡。
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就啟動“杭州+北京”雙總部戰略。去年底,北京總部奠基,阿里巴巴雙總部戰略正式落地。
像阿里巴巴這類充滿活力的互聯網企業總部落在哪個城市,勢必成為各大城市爭相搶奪的香餑餑,企業也借此機會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建筑、房地產等行業企業實施雙總部戰略較多,而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相對較少。但近兩年有上升苗頭,一場關于人才、市場、成本、資源布局的“戰役”正悄然在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啟動。
2020年9月初,英格瑪集團北京區域總部正式揭牌。這是繼今年1月成立上海戰略總部后,英格瑪全國布局的又一里程碑。目前,英格瑪已完成“蘇州+上?!眱纱髴鹇钥偛考氨本﹨^域總部的戰略部署。
無論是戰略總部,還是區域總部,本質都是一種總部經濟。對城市來說,吸引總部機構是政府招商引資的重要手段。對機構來說,總部設在哪個地方,體現了對該市場的重視度以及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
在總部經濟的誘惑下,各大城市紛紛遞出橄欖枝,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這盤棋中做出了怎樣的戰略部署呢?
上演“雙城記”
近幾年一些企業把總部向國家戰略發展區域遷移。比如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雄安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成為不少企業總部遷移的熱門目的地。
“遷都”是個復雜的工程,而建立類似“陪都”的雙總部模式則有更多可能性。
“雙總部模式”是企業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在不同地域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總部的管理模式。
雙總部模式彰顯了企業做大做強的野心,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發展壯大中開始上演“雙城記”。根據對73家機構調研發現,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北森、卡思優派、云學堂、英格瑪、時代光華等5家機構紛紛實施雙總部戰略,涵蓋了主營業務為人力資源管理軟件、人力資源外包、招聘與雇傭、管理培訓等類型的機構。
實施雙總部戰略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代表

資料根據機構公開資料整理。
成立于非一線城市的機構,偏向于將第二總部設置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機構隨著自身的壯大,需要更廣闊的舞臺。一線城市是機構從區域化轉向全國化,甚至是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陣地。憑借一線城市強輻射力,與國際接軌的市場營商環境,以及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優勢資源,機構可以加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創立于無錫的卡思優派,上??偛吭?019年11月正式開業。2020年1月,蘇州英格瑪舉辦上海戰略總部啟動儀式,以服務業外包事業戰略規劃為重心。
本身位于一線城市的機構,在發展第二總部時,主要從貼近市場、降低成本等角度考慮,實現區域化、本地化產業深耕。具有發展前景的成都、武漢等新一線城市,政策支持力度大,有區位優勢,城市宜居,人才匯聚,成為總部的首選地。
北森在2019年4月正式將第二總部和新的研發中心落戶于成都,實行北京、成都雙總部戰略,推動機構人力資源科技創新戰略的落地。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第二總部的定位主要有技術研發中心、市場營銷中心、戰略決策和投資管理中心等。成都等新一線城市逐漸上位成為企業研發中心的密集區,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為營銷運營中心。
今年初獲得1億美元融資的云學堂,實行蘇州和北京雙總部運行,前者是研發中心,后者是營銷中心、內容中心。
雙總部模式成了很多機構在全國甚至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但從企業管理角度看,雙總部模式有優勢也有劣勢,不是所有雙總部模式都能產生1+1>1的效果。
雙總部模式的優勢與劣勢

今年6月,聯合利華結束了近90年的英國、荷蘭雙總部運營模式,把雙總部合并到倫敦總部,以創建更強戰略靈活性、結構更簡單的公司。
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公司的靈活性和響應能力至關重要。在后疫情時代,機構也可能放棄雙總部戰略,以提高敏捷性。
區域總部都去哪兒了
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企業開始設置區域總部,負責臨近區域的業務管理。中國市場上區域總部企業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一是跨國外資公司設立的區域總部,二是國內集團公司在不同省市片區設立區域總部。
機構總部選址一般在人才、技術、信息和資金密集的區域,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在品牌塑造和資源集聚上占絕對高地,是眾多知名企業總部所在地。
總部企業的集聚呈現出了明顯的頭部效應。截止2019年7月底,上海累計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96家、研發中心450家,是內地吸引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最多的城市。
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很多外資機構在中國市場并沒有設立明確意義的區域總部。僅有的來看,在上海設立了區域總部的外資機構也算最多。比如,任仕達中國的總部設在上海,在北京、蘇州、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成都、武漢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部分外資機構在中國的區域總部

資料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而國內大的機構主要按照華中、華東、華北等區域劃分。比如,科銳國際2018年在武漢設立華中總部,這是其在全國布局的第一家區域性總部。去年,又在上海新設立華東總部,繼續擴大區域總部的覆蓋面。
科銳國際成立的區域總部情況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深入推動,越來越多的機構將從區域結構層面強化區域布局的系統融合性,擴大自身發展空間,助推區域內業務增長。未來,這些國家戰略推進的區域或將成為機構選擇區域總部的熱點區。
此外,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后,很多央企區域總部或子公司落地海南,對機構來說也是新的增長地區。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2020年海南新注冊成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近3,000家,近兩年注冊機構數量激增。

資料根據企查查數據整理,2020年的數據截至9月底。
一場不見硝煙的搶奪賽
2017年9月,總部位于西雅圖的亞馬遜宣布計劃投資50多億美元在北美建立第二總部。短短幾個月,吸引了200多個城市爭相競標,也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輪搶奪總部的熱潮。
總部企業一般集聚了決策、管理、研發等價值鏈高端的核心部門,知識含量高,輻射作用大。企業將總部放在某一城市,除了帶來真金白銀的稅收,在投資、消費、貿易、管理、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輻射拉動周邊區域,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繁榮。
擁有總部企業越多的城市,也就擁有了更多的資源配置權和區域經濟話語權。總部經濟的虹吸效應會讓強者愈強,擁有先發優勢的一線城市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持續積累資源。
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把總部經濟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模式,給予大力支持。近三年來,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廈門、鄭州等城市通過政策鼓勵吸引總部企業落戶。
發展總部經濟的鼓勵方式有:企業落戶獎勵、人才保障、成長激勵、用房補貼、經營貢獻獎勵、用地支持、企業投資獎勵等。比如,武漢給予的支持獎勵從落戶、投資、辦公用房補貼、人才、土地支持等幾個方面進行。
近三年城市鼓勵發展總部經濟的相關政策

資料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一些人力資源產業園為了鼓勵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也紛紛出臺政策,對于不同級別的人力資源服務品牌機構給予不同額度的資金補助與獎勵。
據悉,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今年將正式投入運營,三年內招商百家以上人力資源機構。據蘭州的最新政策,其對入園的人力資源服務總部機構,在首次被評定為行業領先品牌的機構給予鼓勵,最高可達300萬元,對上市的總部機構最高可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對不同品牌總部機構的補助情況

資料根據《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若干政策措施》整理。
機構在布局總部時,政策與制度環境是一個重要參考因素。此外,從機構實施雙總部、區域總部的新聞通告來看,產業基礎、人力資源儲備、地理區位、總部企業集聚度、營商環境等也是決策關鍵。
政策優惠是很多機構另創總部的動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機構以政策優惠、節約成本為導向去發展雙總部或區域總部,雖然可以降低各項成本支出,但一旦優惠政策不再,將面臨較大的風險。機構要結合自身的規模、業務類別、客戶分布、所處發展階段等因素考慮,是否有必要布局雙總部。
城市若一味地給予優惠支持,而不顧及當地實際發展需求,也可能只是一廂情愿。那些主要受獲得稅收優惠或者享受總部型企業獎勵驅動的機構,可能并不會在投資、創造就業方面有大動作,城市最終難以從機構獲得多少稅收。
在前幾年的總部經濟爭奪戰中,跨國公司是主要目標,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是主角。隨著本土企業的規模壯大,各城市的爭奪焦點由跨國公司逐漸向國內機構轉移;同時,伴隨著新一線城市的崛起,新一輪的總部爭奪戰已經打響。
在這場不見硝煙的爭奪賽中,相比各大熱門行業的明星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何去何從并沒有引來多少社會關注,但他們已開始行動。在新一輪的城市較量中,隨著總部企業的集聚發展,看各大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部最終會花落誰家。